展期: 2006-01-06 ~ 2006-04-09

贊助單位: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1-8 9-16 17-24 25-32
 
 

我為人傲慢,個性孤僻,雖內心狂熱,外表卻冷漠,不易與人相處,也不易欣賞別人的優點,而李澤藩老師不論在人格素養或藝術修行上,卻都是我至高無上的景仰對象。約莫三十年前,有幸成為李老師的學生,至今,景仰之情依然濃郁。

而今,在2006年1月這個檔期受邀來「李澤藩美術館」展出近期創作,內心至感惶恐與榮幸,我已辦過數十次個展,但就是這個檔期,讓我在心底裡小心翼翼,戰戰兢兢。

我喜歡賞鳥,對於各種鳥類生態非常熱愛研究,也暸解鳥類棲息環境日漸惡劣,內心因而感到絲許的憂心,於是,我開始有了將本身的創作與鳥類生態保育結合在一起的想法,從此,鳥類便成了我創作的主題,以紙浮雕的形式呈現,我認為,直接向社會大眾講解鳥類生態的重要性成效有限,許多人恨透了聽課的感覺,與其用講解的方式讓大家打瞌睡,不如用圖像的形式讓大家暸解野鳥之美,而野鳥紙浮雕正可以凝聚一般人的焦點,讓觀賞者接受野鳥之美而產生愛鳥之情,如此,在鳥類棲息環境面臨危機或與各種經濟活動產生衝突之際,這些人士便會「以鳥為本」來作為思考與動作的方向。我們常說「今日鳥類,明日人類」,地球生態環環相扣,今日鳥類所面臨的困境,人類應該有「兔死狐悲」的感覺,「未雨稠繆」的心態,所以「以鳥為本」即是「以人為本」。

果然,1997年第一檔「野鳥紙浮雕展」發表之後,引起了一些迴響,有些單位陸續邀展或找我合作各種活動,我都本於初衷,點點滴滴的,細水長流的以創作來推動野鳥生態保育,至今,仍是進行式。

人們常說「生涯規劃」,我的生涯並沒有規劃,而是被推著走的。(王楨文 2005.9)

Copy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