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9. 翻石鷸 Ruddy Turnstone
普遍的冬候鳥,常於海濱或河口岸邊以嘴喙翻攪石礫,尋找軟體動物為食,因此被稱為「石獅」,族群數量龐大,冬季時,很容易見到「石獅」的蹤影。
|
|
|
 |
10. 白耳畫眉 Taiwan Sibia
台灣特有種鳥類,台灣山區分布普遍,數量多,其過眼線白色,長而明顯,所以鄉土名為「白耳仔」,常棲於中海拔之闊葉林中,以果實漿果,花蜜,昆蟲等為食物。
|
|
|
 |
11. 竹雞 Bamboo Partridge
台灣特有亞種鳥類,族群數量多,但行蹤隱密,在其棲息的樹林底層或草生地帶中,很難察覺其行蹤,多活動於地面,很少起飛。
|
|
|
 |
12. 蘭嶼角鴞 Scops Owl
僅分佈於蘭嶼島上的特有亞種鳥類,數量稀少只剩約一千隻,所以被列入世界瀕臨絕種鳥類紅皮書中,蘭嶼當地人以其叫聲稱之為「嘟嘟」,但與澳洲已絕種的「嘟嘟鳥」是不一樣的。
|
|
|
 |
13. 夜鷺 Black-Crowned Night Herow
俗稱「暗光鳥」或「暗公」是普遍的留鳥,棲息於沼澤、溪流、沙洲等水域地帶,俗諺「暗公吼上山,笠仔棕簑著來幔,暗公吼落海,笠仔棕簑著來解」,謂可依夜鷺作息預測天氣之意。
|
|
|
 |
14. 蒼鷺 Gray Heron
台灣地區普遍的冬候鳥,常出現於沼澤,河口,溼地等水域地帶,是體型最大的鷺科鳥類,覓食時耐性極佳,可長時間佇立不動,俗名「海站仔」。本作品即描寫蒼鷺在水澤地帶佇立等待的情景。
|
|
|
 |
15. 棕背伯勞 Black-headed Shrike
台灣特有亞種鳥類,常單獨活動,有很強的模仿聲音能力,會為了捕食而模仿蛙類的叫聲,也有儲食的習慣,會將吃剩的食物插在樹枝上。
|
|
|
 |
16. 鸕鶿 Great Cormorant
不普遍的過境鳥,少部分為冬候鳥,水性強,善潛水覓食,其腳長於身體後方,以利划水。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