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作品

作品編號: 1-10 11-20 21-30 31-38
   

11. 北郭園客廳 68x52cm 1935

       在這張畫以前,畫家很少作如此複雜的景物造形,也許是畫家有意對自己挑戰吧。畫家置身於北郭園客廳之內,舉目向外望,夏日早晨的陽光,斜照入室內,在精緻的大理石桌面映照出半透明的質感,大紅的窗簾布與庭園的綠意形成互補的對比,增強了色彩的張力。而室內安置了一只綠色大瓶與室外庭園的綠意互相對位,拉出了空間感。桌椅和樓台的結構線條在畫面上占了相當多的份量,卻也處理得有條不紊。

12. 送出征 72x57cm 1938

       只要曾是在畫家生活經驗中產生的景象都是畫家攝取的題材。在此幅畫作裡,畫家用嚴謹穩重的三角形構圖(由火車站造形與橫向列置的人群所組成),來表現日據時代熙攘的送出征畫面。白底紅點、寫滿文字的旗幟橫豎不一產生不少動感,人物姿態也各有變化。動中有穩定之感,而沈穩的畫風中又有明快的對比出現。

13. 後街古厝 70x52cm 1934

       早期的建築物,屋脊的造形與起伏的線條韻律感是其中一大特色,敏銳的畫家自然不會忽略此一美景。在這張可能是描繪中央戲院後面文化街的古厝風景時,畫家便將注意力集中在屋脊拱起的線條與屋瓦朱紅色的色彩及白牆的交錯變化,構圖上所採取的居高視點更凸顯這種造形上的活潑動勢。

14. 蓋碗 28x19cm 1921

       這幅畫是畫家遺留素描作品中標有年代、最早的一幅;是他進入台北師範學校後的習作。從圖中可以看出畫家在十四歲的時候就具備使物體在二次元畫面上形成三次元體積感的造形能力,也可以看到他日後的作品注重對位的完形動力表現的雛形。圖中背景的斜線與蓋碗的裝飾花紋形成初步的對位的完形動力的表達-從蓋碗右邊朝右上方伸展的梅枝,拉到背景從右上方朝左下方描繪的斜線,再由蓋碗左邊的向右下傾斜的梅枝承接,三者相互連結形成三度空間的動力線,使畫中的蓋碗充滿立體感。

15. 林間小屋 28x19cm 1921

       這件作品是畫家就讀師範時期的創作,主要表現正午艷陽普照,蒼鬱的林木閃耀著金光,前景的土地也亮得發白,中景被林木環繞的小屋因樹蔭而顯得清涼,小屋左後方的木桌木椅透露著人跡,等到傍晚時分,此處正是家人鄰居喝茶聊天的處所,小小一幅圖畫描繪二○年代台灣農村生活的一角---寧靜又安祥。

16. 工具箱 28x19cm 1923

       畫家在其自述中說,在台北師範學校就讀的時候,他除了喜歡體育以外,也很愛好繪畫,當時美術老師曾將他的作品拿出來向同學說,「這張畫方形紙箱的透視很正確。」他所說的「方形紙箱」就是這幅作品「工具箱」。除了擅用透視法營造物象的體積感外,十六歲的他仔細的描繪工具箱側面把手斑駁的痕跡和箱子側面上的褶痕與附件表面受光線影響而產生細微的明暗變化。另外,他還運用色調的變化來表現工具箱背面左右兩側各一的合葉兒之間的距離感。這些特點,說明了畫家藝術生命的特質-敏銳的觀察和細緻的描繪的能力,以及,善於利用色調變化經營畫面空間感與物象立體感。

17. 師範學校附近(郊外有廢墟) 30x26cm 1924

       相較於1921年「林間小屋」將場景集中於畫面正中央的表現方式,畫家在1924年「師範學校附近」此作中,已明顯地區分出前景、中景與遠景三段式構圖。佔據畫面近二分之一的前景,以相互交錯且不見主幹的椰子葉為主;中景則描繪出此作的主角,隱現於樹林間的紅瓦廢墟;至於遠景則是以一抹淡藍的遠山示之。就色調的處理而言,畫家也以綠、紅、藍三色,分出三種不同的空間層次。此外,刻意留白而露出的路面,又與略為渲染的天空相互呼應。這件作品雖為畫家學生時代的習作,但卻也可看出其對空間疏密的巧妙安排。

18. 竹東鄉下 33x25cm 1924

       這幅作品在構圖表現及色彩處理方面,已可看到石川欽一郎的影響。首先,就構圖表現而言,乃是以中景的屋舍為主,前景則是較為寬闊的地面。其次,就色彩處理而言,此作已明顯地看到畫家以中性的色調渲染景物。這些特徵,反映出石川式的繪畫語彙。

19. 老師作品的印象 19x15cm 1924

       畫家自述說,「新任美術老師(指石川欽一郎)上課親切,舉例解說給我們容易理解…有一次寫生學校附近的公賣局工場圍牆的作品,一見很好,從來沒有看過這麼好的作品,牆下有水溝流下來的水不斷的冒煙,輕輕的上昇,非常美妙,表現巧妙強打我心,當時我想做畫的慾念如潮湧至的心情…」從這件臨摹作品可以知道為何李澤藩為老師的畫作著迷。竹林、小河流水搭配紅頂屋舍的母題,是石川典型的農村景致。大量水分暈染的抒情氛圍亦是石川擅長的作風。

20. 東門大溝櫻花開 26x17cm 1925

       明確的空間透視,是畫家年輕時代就有的優異表現才能,也是他繪畫生命初始最有興趣表現的繪畫要素。這一段時間裡他畫了很多張接近一點透視的風景畫,消失點(vanishing point)常在畫面中點下方,空間像長長的鐵軌,似乎可以讓火車直入畫面中心,不像晚年的作品那樣有彎轉曲折,這一類的作品以這一件最具典型。東門大溝兩旁十棵櫻花盛開著,畫面井字形分割的趣味線上橫跨著東門橋,似乎堵住了河溝的透視線,其實不然,因為橋的正後方對稱的兩棵櫻花與橋的正前方對稱的四棵櫻花很巧妙的造成前後互為對應的造形效果,使得前後空間的深遠透視效果加強了,此一空間的深度,又被更遠處的電線桿拉得更遠。這如果不是畫家刻意的安排,也必定是他天生特有的空間直覺能力,在下意識裡成就了它!

  導覽執筆:  蔡長盛、徐素霞、李明倫、王淑津、邱琳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