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腳天涯

作品編號: 1-8 9-16 17-24 25-31
   

9. 黃石公園瀑布 60x90cm 1973

       畫家旅美期間所創作的作品,在用色上較之先前更加大膽、活潑。大量原色的直接使用,間或夾雜時盈時虛的黑色墨線,在看似紛亂中隱現著對內在真實的探求。在整幅作品中,因右下方的留白處對照綿密筆觸的山石、流水而顯得極具意義。

10. 舊金山灣 103x80cm 1974

       李澤藩不輕易在他的水彩畫上留白,不過,一但他決定留白,就有精采的演出,這幅畫有極精采的留白,此畫巧妙地,以留白的方式在一條街的樓房之牆腳留下午後的陽光。李澤藩在1974年元旦畫下這幅畫,但是將年代誤標為1973年。新年新氣象,李澤藩以豪放而肯定的筆調掃描市郊的青翠草地,幾道大筆觸掃過,就把大片的前、中景完成了,而那些色調和線條又表現得如此的穠纖合度,明暗相誼。前中景有三處的朱紅色帶動了活力,並與澄黃的天空拉開了橫向空間和縱向深度。幾道橫掃的藍色調也擔負起同樣的職責。對應這些曲線的是遠方那一道藍色的筆直線條,其左端暢快的穿入不可見的都城後方,更是精采。

11. 汶水(山麓霧深)(一) 73x55cm 1955

       山麓霧深(一)與另一幅山麓霧深(二)(本次未展出)是畫家1955年所作的汶水大橋的霧色。兩件作品如不在一起展出很容易被誤認為同一件,因為畫題相同,畫法與構圖幾乎相同。藝術是想像的創意,不是刻板概念的成品。我們必須肯定,藝術家不可能有完全一樣的創意,二件幾乎無法分辨的作品,不是模仿的偽作,就是不誠懇的「藝術家」缺乏想像力,僅憑工匠技術的複製。山麓霧深(一)與(二)正好提供我們思考藝術意義的機會,並從而瞭解李澤藩是否為一位忠於藝術的想像創造之本質的藝術家。

12. 火焰山(大安溪畔所見) 76x56cm 1965

       這件作品以奔放的筆觸及斑斕的色塊呈現出不一樣的火焰山風情,乍看凌亂的筆觸實則各具不同的表情,不受陳法約束的表達,讓畫面有更多樣的可能性產生,筆隨意走,而色彩也超脫了具體意象的範疇,加上作品上自由伸展的墨線在奔放中又見規範,整張畫令人聯想起奧盧的渾厚風格,然作品中的東方情趣,是頗值玩味之處。

13. 阿里山日出 38x29cm 1947

       此作為畫家灰色系列作品中堪稱極成功的作品,不透明的色感、質感在此發揮到極致,而白色的大量使用適時發揮不透明表現的需要。前景為樹梢、芒草,中景為一主山,遠景為群山,層次分明。畫家以金字塔構圖使畫面產生最穩定的視覺感受。筆觸在此扮演頗重要的角色。光線也把山的起伏與陰陽向背刻畫得更深刻,整體的雄渾之感躍然紙上。值得一提的是這件作品是畫家現場寫生的作品。此作可與第8號作品「阿里山」欣賞比較。

14. 黃石公園附近 77x53cm 1975

       畫家於1973年8月遊黃石公園,本幅是畫家返台後所作。憑著速寫及記憶,畫家常能將看過的風景表現得落實又傳真。與本次展覽23號作品「鐵頓山」畫法完全不同,本幅除了右下方河岸岩石之外,都用濃色厚塗完成,顏料的厚重感有如油畫作品。右下河岸岩石則是濃淡並用,重筆皴擦。其餘白部分巧妙表現出午後陽光下堅硬的石塊。楔形的岩岸堅實地插入習習涼風吹送下的長河。其後則是撼之不動又極具內蘊的鐵頓山。

15. 義大利餐廳 74x52.5cm 1974

       這是畫家1974年到美國旅遊時,去用餐的一家餐廳。餐廳女侍者見畫家要拍照特別擺出美姿,畫家並予速寫。本幅畫為其返回留美女兒家時根據速寫所完成。
       全幅畫為淡彩完成,卻不失其豐富色調。人物的膚色與衣服的玫瑰色增加了幾分浪漫氣氛,並感染了全張畫面的上方,下段畫面則襯以冷色調的藍,而以右下方的玫瑰色取得均衡。雖為淡彩淺塗,然而人物的量感卻豪不含糊,繃緊的裙擺表現了豐滿的腿部。

16. 有禮拜堂的市街(巴鐵摩) 56x40cm 1975

       這是一幅很具速寫味道,又富水彩氣氛的街景。除了沈穩豐富的色調外,最特殊的是畫家以細黑色簽字筆所勾勒出來的輕鬆,活潑的韻味。另外,明暗的對比亦處理得極為高妙。留白部分顯示著向陽的牆面,配合著其他背光的古典建築物,讓畫面有躍動的效果,黑色的筆觸細膩卻輕快不繁瑣,是整幅畫的靈魂所在。

  導覽執筆:  蔡長盛丶徐素霞丶李明倫丶黃桂蘭丶王淑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