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風景-李澤藩作品研究展

作品編號: 1-8 9-16 17-24 25-29
   

17. 天主堂遠望(天主堂初建時) 54x74cm 1959

       1959年天主教在新竹市新建完成北大教堂,迄今還是台灣最好的天主堂之一。畫家在當時以遠眺角度畫它。但這畫的美學焦點卻不僅在天主堂,也在前景的香蕉。畫家將香蕉葉以小塊面形式處理,翠綠的蕉葉卻以紅,黃,藍等主要色相處理,有幾分理性抽象,它與中景小塊面處理的大片黃色土地取得對比效果。伸展向上的蕉葉造形則與教堂的尖塔產生對位,而大片的天空使得蕉葉和教堂的尖塔有向天伸展的空間。整幅畫利用「前實後虛」的構圖形式呈現天主堂的造型,表現了深刻的內容,圖中的色彩運用也傳達了這一點。

18. 梧棲舊家(欄杆) 55x75cm 年代不詳

       畫家夫人位於梧棲海邊的舊宅是典雅的三合院建築,圍牆嵌有翠綠色的花瓶,此作品即以梧棲舊家為主題。畫家將真實的景物化為點、線、面造形,加上肌理、質感變化,將之組合、調配、加強或減弱,在神秘的冷色調上開始作起交響曲。抽象畫的妙處,就在它更直的接掌握了美的要素及生命的自然律動。而它營造出的豐富空間效果、虛實互補、前後互動、空間的壓縮與舒放……,極具現代美學價值。

19. 有禮拜堂的市街(巴鐵摩) 40x56cm 1975

       這是一幅很具速寫味道,又富水彩氣氛的街景。除了沈穩豐富的色調外,最特殊的是畫家以細黑色簽字筆所勾勒出來的輕鬆,活潑的韻味。另外,明暗的對比亦處理得極為高妙。留白部分顯示著向陽的牆面,配合著其他背光的古典建築物,讓畫面有躍動的效果,黑色的筆觸細膩卻輕快不繁瑣,是整幅畫的靈魂所在。

20. 池畔戲水(芝加哥) 47x54cm 1974

       畫家擅於安排畫面,是我們在欣賞他的所有作品得到的共識。比例與均衡美往往在畫家的作品中扮演重要的結構美的職責,我們看這幅作品前景左方的人物,與中景右方的帆船保持極佳的均衡。市街高低的建築物與前景海岸錯雜的岩石又有適當的對比,這都是畫家匠心獨運所在。當然,河上的天光雲影更讓人激賞。

21. 客雅溪畔 55x70cm 1954

       李澤藩與藍蔭鼎同為石川欽一郎在台之水彩高足。兩人都常描繪台灣的山林田野的風景情趣,但兩人的創作方法與表現意境有很大的不同,李澤藩特別重視山光水色的沈穩厚實效果。堅實的作風貫串了他一生的畫風與人格特色。此畫作以農家的屋舍為主題核心,清澈的溪水從新竹喀雅山下的黃土流過,溪畔的林木以生動活潑的筆觸,表現得生機盎然、氣韻生動,點景人物動態豐富,與坡道的曲線結構動向扣合得很自然而有力。

22. 風景 54x74cm 1962

       面對繁雜的大自然,畫家不能照單全收,必得擇精取萃。除此之外,畫家更必須決定用什麼形式符號表達自然的精萃。這幅畫讓我們看到許多美的形色。請看有多少種表達樹葉的方式?勾勒點葉、短線、長線、橫、豎、塊面、點描以輪廓突顯、用明暗烘托……;樹枝不多,但是色調有別,遠近、大小、長短不同。它們都是將大自然抽象化的方式,其他當然還有色彩的對照,質地的變化,都挑撥著欣賞者的美感。

23. 青草湖 31x41cm 1983 何銓選先生收藏

       對照著「青草湖」速寫和水彩的畫作,可以發現一件事:畫家擁有敏銳的觀察能力和良好的記憶力!從簡單流暢的三合院景色線條描寫可以轉化為如此細膩豐富的青草湖三合院水彩作品,這不是尋常畫家能做得到的。我們看到以黑色簽字筆所勾勒的三合院房舍和人物,在水彩韻味下的竹林池塘間顯得尤具光彩。畫家亦刻意作出光影效果,使得景物益為鮮明。而畫面中細心所描繪的小事務,如屋前所曬的衣服,池中的白鴨子、屋舍倒影等,更增添了鄉野風光的迷人氣息。

24. 城市風景 21x35cm 1975

       畫中以炭筆呈現多層次的灰階色調塊面,構成建築物的實體,並以黑色筆線建構樓房的骨架與造形,和行道樹的枝幹,最後,運用淡雅的灰藍與綠色淡彩,妝扮寧靜的城市風光。

  導覽執筆:  蔡長盛、徐素霞、李明倫、黃桂蘭、王淑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