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之美 水彩畫特展

作品編號: 1-8 9-16 17-24 25-29
   

9. 桃花鄉 71x110cm 1973

這件彩墨作品是畫家在美國時所創作的,也許是周遭氣勢磅礡的自然美景激起他想營造一種渾厚華滋的花木之美,而桃花鄉就是他情感的出口。畫面中山石流水樹枝以墨色為之,而桃花就以玫瑰色調無邊無際似的渲染,點點桃花鑲滿一山彷彿傾洩而出的情意。畫家也嘗試了裱貼的手法,不但突破了棉紙層層上色與修改的難處,更展現出獨特的趣味。

10. 社教館懷古 108x49cm 1982 (何銓選先生收藏)

在本幅畫作的構圖中,社教館位於前景左側,為大樹遮蔽了部分,右邊是孔子廟,東門城在遠景中間,火車站則在遠景右方。現今除了東門城與火車站外其餘的建築物都消失殆盡了。畫家身處時代變遷之際,對此珍惜痛心,乃產生了這系列懷古之作。畫面上的古蹟以綿密紮實的手法表現,近景的人物各具姿態與活動性質,配上遠方的中央山脈,有氣象萬千的恢弘之勢,亦有細微的感人之景。

11. 阿蘇火山口 98x80.5cm 1962

此幅作品的角色和畫家的慣用色彩之風格,有較明顯之差別,這應是阿蘇火山口當地的特殊景觀使然,在構圖上以自然景觀為主要的描寫對象,畫中人物則顯得極渺,這樣的構圖形式,在英國風景畫家泰納的作品中也常見到這類以歌頌大自然的作品。值得仔細探討的是畫面的色彩,整件作品以暖色調來處理,棕紅、深赭之屬的色彩間配以灰紫、深綠、使得色彩的變化轉折,十分細膩。

12. 白色洋蘭 54x74cm 1959

畫家巧妙地以數個方形的空間背景,襯托出前景姿態曼妙的觀賞植物---洋蘭。在空間的處理上簡潔中更見穩定感,寒暖色系的交錯表現,頗具現代感。畫作的意象表達,已不限於對景寫生,更在於以理性、感性兼備的精神態度所呈現出的藝術價值。

13. 河堤 68x52cm 1966

S形的構圖,描寫了上下坡的兩組民家,有人從斜坡上回家,晚霞正敘述著生活的故事….。斜坡和其下的一片地,被畫家偏愛的描繪,極為厚實。香蕉葉及房屋以相似的大塊面粗筆觸表現。中景屋頂鮮銳的橘色筆觸與右側的綠色蕉葉,使畫面活跳起來。近景破舊木板屋看似簡陋,卻也是一戶人家溫暖的空間。這種感覺乃是得力於畫家言之有物的作品表現特色。

14. 玫瑰花 40x56cm 1968

畫家筆下的玫瑰總是雍容華貴、光彩奪目。此幅玫瑰花彷彿欲躍出紙面,炫耀它無以倫比的光華。也許是玫瑰花那種飽和的色澤與綢緞般的質地吸引著畫家,在他的畫室中,常擺著一、兩瓶玫瑰花。

15. 壺邊洋蘭 57x75cm 1958

此幅描寫洋蘭,花一瓣一筆,加少許勾勒的莖與葉,頗有水墨架勢。以鐵窗、盆栽、水桶為背景的描寫也適度的交代。構圖自然寫實又生氣盎然。畫中用了相當多的白色顏料,以調度出更富明度變化的色彩。並運用層層堆疊的技法,造成一種近似油畫的厚實質感。他極注重與花有連帶關係的周圍空間,使得花卉得以在可見的空間裡呼吸、生長,顯出生命活力。

16. 外媽祖公廟前 75x56cm 1949

傳統的廟宇、人物和生活,以紅、黃、藍、綠鮮銳的色彩表達,再加上毛筆線條勾勒,本圖將夏日的外媽祖宮廟前,表現得熱鬧、愉快而真實。在鮮麗色彩的畫面中,以遮雨棚的白色加以中和,求取穩定,白色雨棚又與天空的白雲對照,頓然使得空間開闊起來。此圖畫家記年為1938,但依風格推斷,應為1949年左右作品。畫家作品記年有將民國與西元混淆的可能。

  導覽執筆:  蔡長盛、徐素霞、李明倫、黃桂蘭、王淑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