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感之美 水彩畫特展

作品編號: 1-8 9-16 17-24 25-31
   

9. 花燈 106x84cm 1956

畫家在學生時代就表現出很好的手工藝能力。此作品的花燈雖然不是他製作的,但是畫家透過傳統元宵節的花燈表現現代藝術的造形觀。他以黑線條表現竹燈籠的骨架,用各種色塊營造燈光的閃爍。主題在右上角形成一個斜角動態的構圖,左下半部則以雄肆的大筆觸揮灑,很自然地創造了一幅現代藝術作品。

10. 清水斷崖 55x78cm 1972

1973年畫家曾舉辦橫貫公路風光特展,相信此乃是此系列作品之一。為表現岩石的崢嶸剛硬,他用類似油畫的技巧作畫,特別是其中甚至有畫刀的趣味,質感的追求乃成為本畫之重心。明暗對比在這件作品中也被刻意強化,岩石的塊面以粗黑的短直線多次刻劃過,更增加岩石構造上的質感。為統一畫面,山崖右側之海與天均以油畫手法處理。

11. 金瓜石(別墅所見) 78x50cm 1960

"畫家有幾件抽象作品是這種倒L形圍繞在左上角的構圖,此圖是比較寫實的一件。下方有一完整的半圓,主要以水平長線表現金瓜石區的建物,它們與右邊山岩組成的藍色調半圓形,中和了金瓜石山區那些「橫衝直撞」的黃色塊面與線條,這一組強大的動勢又被左上方的""L""型藍天包圍、壓縮,有不得不讓步的壓力..,凡此都是現代藝術的新空間、新美感,畫家很敏銳的感受並企圖表現。"

12. 街道樹 75x56cm 1960

直線分割、平面、幾何化,是現代繪畫的特色。此圖的街道樹,應是榕樹,在畫家刻意形式化安排下,榕樹的樹蓋被切割成一直線,地面的鍺色調大塊面與樹蓋對照,中間夾雜著矩形化的廣場植栽。樹幹樹枝一節節一段段的完成,有著向四面八方生長的效果,在現代平面風格作品中出現這種三度空間表現,使這張畫失去幾分純粹性,而有了些裝飾性。

13. 榕樹下 30x23cm 1955

看了這張作品,一定勾起許多人的兒時回憶,小時候黏著阿公,一塊兒到土地公廟旁的榕樹下乘涼、聊天,一派悠閑,而今這樣的景緻則不易在都市叢林中出現。畫家以誠懇、樸實的心境,記錄了早期台灣可愛的一面,在此刻看來,更能體會當年畫家的用心。

14. 日本風景 52x38cm 年代不詳 蔡家桓先生贈

此畫一眼即可看出是日本風景。藍白色調表達了晴朗的海邊風光,三棵樹各以獨特姿態呼應著海風,海面風帆點點,而前景步道上閒適的人與狗、對照著海上兩艘快速前進的小艇,頗富趣味。

15. 杉林溪 39x55cm 1983

1983年夏天畫家到杉林溪遊玩,在短暫停留的時刻裡,對著瀑布溪水畫了兩張速寫。這幅水彩是畫家回家後,根據兩張速寫描繪完成的。在青綠寧靜的山林中,乍見自天而降的涓細瀑布,而行過澈骨冰涼的溪水邊,讓人更沉浸在天地的樂章裡。畫面中的人物安排似乎也將觀賞者一同帶入畫裏,右下角的安排與左側的樹木形成呼應對照,使主題的瀑布更見氣勢壯闊。

16. 客雅溪曲水 54x39cm 1978

對居於新竹的人們而言,客雅溪除了熟稔之外,還有一份伴陪成長的回憶,例如兒時至溪畔戲水或行走於充滿詩意的口琴橋…,畫家創作此幅作品時,你在哪裡呢?見了此畫是回想起舊日時光,或驚豔於她的丰姿?畫家以刷、洗、重疊等方式,將蜿蜒的溪水呈現於畫紙。兩岸的景緻,在層次分明的筆觸下顯得豐富而多變,畫作也因此而予人耐人尋味的感受。

  導覽執筆:  蔡長盛、徐素霞、李明倫、黃桂蘭、王淑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