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之山水 水彩畫特展

作品編號: 1-8 9-16 17-24 25-29
   

9. 峻崖 52x77cm 1972

此件作品為畫家極罕見的透明水彩作品之ㄧ,利用紅藍綠等色的筆觸描寫岩石峭壁,以抽象的觀念表達,畫家敏銳的洞悉力使得作品不再只限於外在物象的表達,更多的是表現內在的藝術層次。流暢而輕鬆的表現手法,使整幅作品流露出自然不造作的氣質。

10. 清水斷崖 55x78cm 1972

1973年畫家曾舉辦橫貫公路風光特展,相信此乃是此系列作品之一。為表現岩石的崢嶸剛硬,他用類似油畫的技巧作畫,特別是其中甚至有畫刀的趣味,質感的追求乃成為本畫之重心。明暗對比在這件作品中也被刻意強化,岩石的塊面以粗黑的短直線多次刻劃過,更增加岩石構造上的質感。為統一畫面,山崖右側之海與天均以油畫手法處理。

11. 太魯閣 75x97cm 1972

畫家在這幅畫中充分的展現了他粗獷瀟灑中含帶細緻穩重的風格。大塊豪放的筆觸將橫貫公路雄厚壯大的氣勢表現無遺,而從其間細短的線條和豐富的色調又顯露了無比細膩的感性。前景岩石與遠方雲山以濛瀧淡化的處理,益加強了中景山石溪水的力量,加上空間的深遠,讓人感受到藝術家詮釋大自然奧妙的ㄧ種真誠和感動。

12. 山湖(大埔水庫) 74x54cm 1972

在這張作品中,畫家以堆疊色彩筆觸的方式來處理空間與結構間的關係。雖然在畫中不見明確的線條,但透過筆觸與色彩來架構,仍可見畫面之張力十足,湖邊垂釣的人物點綴其間,其安排配置均可見畫家的用心。

13. 香港 69x54cm 1967

各種不同層次的綠、紫、藍色調,表達出了一個渾然一體的海景。帶狀柔和的白雲、朦朧的遠山、零星的小島、帆船及浮著的浪花,在海天一際的景色中增添不少浪漫的氣氛。這種輕飄的感覺又由厚實的近景山石岩岸予以穩住,並經由大膽的乾筆線條將畫面變得豐富而沉穩。

14. 五指山 78x54cm 1965

當畫家極為熟悉所畫的景物,及在經過不斷地將之再現之後,他容易將題材換化成他主觀的世界,這幅五指山即是其中的一例。在此「風景畫」中,自然中原有的色調及樣貌被選擇性地抽離,成為條狀的色塊及交織編結的幾何形體。透過這種暢快的大筆觸揮灑,藝術家的感情宛如被徹底的解放了,在一片形色跳躍的抽象空間中,隱藏著極為真實的感性世界。

15. 阿蘇火山口 98x81cm 1962

此幅作品的角色和畫家慣用色彩之風格,有較明顯之差別,這應是阿蘇火山口當地的特殊景觀使然,在構圖上以自然景觀為主要的描寫對象,畫中人物則顯得極渺,這樣的構圖形式,在英國風景畫家泰納的作品中也常見到這類以歌頌大自然的作品。值得仔細探討的是畫面的色彩,整件作品以暖色調來處理,棕紅、深赭之屬的色彩間配以灰紫、深綠、使得色彩的變化轉折,十分細膩。

16. 虎山溫泉路 73x54cm 1955

在這幅畫中,畫家以純淨的筆調來描寫虎山溫泉,捨棄了重疊敷彩的形式,改以單純簡練的畫法逐層將空間往後方伸展開來,前景的屋宇人家對照了遠山的寧靜,也由於其刻意地將前景單純化,使得我們在視覺上能隨其推演至後方,令人有身在虛無飄渺間的感受。由畫面上的筆觸可以看出,畫家除以圓筆外,也使用了平筆來作畫。

  導覽執筆:  蔡長盛、徐素霞、李明倫、黃桂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