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水水 水彩畫展

作品編號: 1-8 9-16 17-24 25-30
   

9. 轟轟瀑聲 91x61cm 1975

水能載舟也能覆舟。本幅前景鳥瞰下的深藍河水,頗為險絕動人,其淵深冷冽,正好對比了上方煙霧瀰漫的輕柔祥和,河水由幾個楔形構成,每個楔形表達了水的不同表情與個性。你可以分出他們的深度、溫度、流速與聲響,它們就在你的腳下,浮起、浸入、展開……。放眼望去,又可以品味對岸漸去漸遠的寧靜與安祥。

10. 黃石公園瀑布 60x90cm 1973

"畫家旅美期間所創作的作品,在用色上較之先前更加大膽、活潑。大量原色的直接使用,間或夾雜時盈時虛的黑色墨線,在看似紛亂中隱現著對內在真實的探求。在整幅作品中,因右下方的留白處對照綿密筆觸的山石、流水而顯得極具意義。"

11. 紐約港 80x55cm 1974

畫家來到了紐約這個大都市,他在日記裡寫著「我盡量照相及速寫,但是有限的晚霞已充佈了天空,滿滿的房子突起在金黃色的天空中…..」。城市空間在畫家的視野裡一一成像。在這幅「紐約港」,前景船上佇立望海的人們,與遠處的自由女神像產生對位效果,將空間的遠近拉出來,一方面,遠水無波,近處的白浪滔滔,增添畫面裡的動感,且使船向前挺進,從中景到遠景的船隻間的形狀、色彩和方向的群化,宛如成一組組的相互對話,蒼茫的海天之間,人們俯仰其中的自得安適,在畫面中表露無遺。

12. 熱海 77x58cm 1962

在這幅畫面中,畫家以繪畫的基本造型語言:點、線、面,配合深沈與明亮的對比色彩,將港灣的夜景很感性地表達出來了。遠處山腳下逐漸排高的層層樓房大廈及近景港邊的建築物、輪船均以大小不同、色調有著細微變化的塊面來表現。其間綻放無數的高彩度與明度的小點,為都會中的燈火,並將海面照耀得無比燦爛。夜色的倒影,使河水的溫度提高,使「熱海」名符其實的成為熱海了。幾筆大膽的線條揮灑在山坡上、海面上及建築上,益增添了此幅畫面的韻律感與現代感。

13. 江之島 43x34cm 1983

畫家兼具了豪放與細膩的特質,在這幅以島嶼、海、橋為主題的風景畫中,畫家流露了細緻的一面。以綿密的筆觸及細微的色調變化來表達繽紛熱鬧的人文景象。海、天是渾然一片的淡藍調子,海、天佔去畫面的三分之二,使畫面極為開闊,河海交接處則有不同水相在匯合流通,海風似乎助長了它們交會的熱情。而生活所在之處,則具體而微地點明了屋舍、橋樑、車輛,明顯而不瑣碎,山坡上盛開的桃紅色櫻花更將熱鬧的氣氛推至最高點。

14. 香港 54x39cm 1967

畫面中三座小島由近到遠,逐漸推向朦朧、不可知的海域,日光穿透雲層灑在中間的小島和海面上,因為背光的關係,山稜鑲了一道細細的金邊,海面上也閃爍著粼光,使這片青綠色調的山水景色更平添幾許詩情和律動。畫家在靜觀眼前這片景色時,心中定澎湃不已,而他沈穩的繪畫手法又能將這種激情化做為沈靜中又富生意的視覺意象。

15. 海狗島 55x38cm 1973

以乾渴的筆觸重疊在畫面上,乾、濕、濃、淡並重,十二月的海狗島是很東方的。你是不是也呼吸到了海狗島正娓娓地向你道出如風的詩?畫面上兩組近乎平行的岩塊配合橫向的海水將力量往左右伸展,遠處的小島則將觀點又拉回中央。畫家極注意在不同水份下所產生的肌理與質感的對比,以使畫面賓主關係更加協調。沙石岸邊的海水,似乎可以濯足,非常實在而親切。

16. 香港月夜 54x39cm 1967

塊面是現代主義美感的一大命題,現代都市建築的塊面景色,正好提供畫家簡明的掌握形式與內容的合一。垂直、高矗的建物被三角形的山巒擁抱在月夜之中,橫掃的筆調很率意的完成了海面與天空,天空還濕潤的時候,畫筆一轉就營造出朦朧的滿月,滿月的月光照耀著近處彷彿掬手可得的海水。繁華的香港大概少有這種寧靜吧?。

  導覽執筆:  蔡長盛、徐素霞、李明倫、張芳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