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塹風情

作品編號: 1-8 9-16 17-24 25-30
   

17. 青草湖的老景 41x29cm 1985

晚年的李澤藩,雖然已入老練境界,唯在色彩方面仍蓬勃有朝氣,那火紅有如他的藝術生命之火仍旺盛地燃燒著。因此,從色彩上很難辨別他創作上的歷程,從筆觸的細碎,間雜有墨色的陰影處理,加上模糊的界線與遠山與雲帶才較容易知曉與前期作品的不同。深沈內斂而厚重踏實是此畫給人的感受。

18. 客雅溪畔 35x26cm 年代不詳

此畫在構圖上做了很特別的配置。右側屬平面垂直的香蕉林佔了畫幅的一半,另一邊則以蜿蜒的鄉村小道將觀者的視點帶入深遠的空間。而中景揹著嬰兒的婦人形姿則在樸拙色調裡添加了溫馨的一面。

19. 小溪流 65x50cm 1981

農家生活的景象似乎始終縈繞在畫家的腦際,而且帶著孩童般的眷戀。前景的香蕉林與竹林的筆法有著童畫式的排列,與中遠景用較朦朧筆觸處理的小溪、山坡、房舍、遠山相映成趣。婦女在溪畔洗衣的情景更喚回許多我們久遠的記憶。

20. 客雅溪畔 70x55cm 1954

李澤藩與藍蔭鼎同為石川欽一郎在台之水彩高足。兩人都常描繪台灣的山林田野的風景情趣,但兩人的創作方法與表現意境有很大的不同,李澤藩特別重視山光水色的沈穩厚實效果。堅實的作風貫串了他一生的畫風與人格特色。此畫作以農家的屋舍為主題核心,清澈的溪水從新竹喀雅山下的黃土流過,溪畔的林木以生動活潑的筆觸,表現得生機盎然、氣韻生動,點景人物動態豐富,與坡道的曲線結構動向扣合得很自然而有力。

21. 農家情 38x27cm 1975

座落在河岸的農家,背後的一片樹林,和遠山、藍天,襯出了這幅輕鬆自在的田園風光。在畫面中筆墨的運用,從前岸的草原到對岸屋舍、樹林的表現,呈現不同於藍色調渲染的質感。擦、洗的技法,水份的運用,造成了畫面層次變化,也彰顯了畫家的氣質。

22. 桃花鄉 35x50cm 1981

這幅作品完成的日子正好畫家的外孫女誕生,畫家於是把它送給外孫女作紀念。生意盎然的桃花,喜悅跳躍的佈滿了整個畫面。在擦、洗,層疊的:桃花、樹葉、遠山、天空之中,與充滿生命向上的樹枝和從深山中潺流而下的山泉,特別是近景暗色的溪石,構成了主題間密切的關連。流露畫家慎密的情感。細看在溪岸右側的白衣人,在這片桃花林中,使我們禁不住融入他的角色中,實為畫家的巧思。

23. 月夜漁港(南寮) 45x33cm 1980

畫家的擦洗技法是他的獨創,而此一方法用在黃昏、雲霧或朦朧的月色,最為方便自然。像《山間寶塔》等作,都是畫家自詡成功的作品。此圖表現新竹南寮漁港月色漁船點點的美景,造形簡潔意境幽遠,透過天空中的明月和作品左側的船隻,再到右下角的簽名,讓欣賞者跟著視點游走於畫面,畫家將南寮的美景凝聚於作品中,令人印象深刻。

24. 土地公廟 54x42cm 1954 劉梅村先生贈送

畫家在媒材的選擇上常有獨特的手法。此幅作品以橙色的畫紙創作,畫家運用厚實又多變化的不透明畫法,將台灣鄉野的情景表現得格外生動。前景的土地公屋脊牆面、筆觸自由利落的樹林,與遠方若隱若現的田野,構築出一個既隱密又開闊的空間。

  導覽執筆:  蔡長盛、徐素霞、李明倫、姜文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