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塹寄情

作品編號: 1-8 9-16 17-24 25-30
   

9. 坡道 78x56cm 1957

畫家在早期常以帶有土黃底色的畫紙作畫,泛發出一種古樸的味道,而此作品其表現的主題也正是這種舊時的生活景象,益顯得畫面的調和。畫家深諳運用紙張原有的本色來營造氣氛,他以不透明的畫法處理屋舍、人物,而讓天空及部份地面留空,如此透明澄淨的感覺與厚實沈穩的風味夾揉在同一畫面中。遠景以淡淡的色彩做寫意的表現,使空間拉得更遠,與前景顯明的景物造成活潑的動勢。

10. 新竹火車站前貨場 67x50cm 1937

咖啡色調是畫家早期繪畫的特色。此畫表現繁雜的貨物處理場景,仍用咖啡色統一主畫面,南邊帶藍的天空使得畫面色彩有了冷暖的對照,這應是下午兩三點鐘的光景。全張以不透明的水彩處理,顯然脫離了石川老師的影響,正走向厚實的個人繪畫風格,筆調結實還未達揮灑自如的境界。

11. 陋屋樂業 70x57cm 1941

此作品描繪的地點是在湳雅村。勞動場景是戰爭期間畫家經常描寫的主題。工作房內兩位青年男子正忙著竹籃編製工作,只有一旁不知情的小雞閒適地遊盪。利用建築物本身框架出舞台空間場景是畫家1930年代以來熟悉的構圖手法,在此穩定框架中,畫家透過窗門讓戶外燦然的陽光擦亮陰暗的屋內,給勞動的人們一絲溫暖。屋外小亭榭的設計,製造了空間迂迴的趣味,穿透開闊的遠景也讓沈重的勞動主題獲得舒緩的空間。

12. 外媽祖宮廟前 75x56cm 1949

傳統的廟宇、人物和生活,以紅、黃、藍、綠鮮銳的色彩表達,再加上毛筆線條勾勒,本圖將夏日的外媽祖宮廟前,表現得熱鬧、愉快而真實。在鮮麗色彩的畫面中,以遮雨棚的白色加以中和,求取穩定,白色雨棚又與天空的白雲對照,頓然使得空間開闊起來。此圖畫家記年為1938,但依風格推斷,應為1949年左右作品。畫家作品記年有將民國與西元混淆的可能。

13. 榕樹下 30x23cm 1955

看了這張作品,一定勾起許多人的兒時回憶,小時候黏著阿公,一塊兒到土地公廟旁的榕樹下乘涼、聊天,一派悠閑,而今這樣的景緻則不易在都市叢林中出現。畫家以誠懇、樸實的心境,記錄了早期台灣可愛的一面,在此刻看來,更能體會當年畫家的用心。

14. 木材防腐大火 38x29cm 年代不詳

此作品描繪位於現今光復路地下道旁的木材防腐公司大火的情形,此公司是專門做枕木的防腐工作,故地點臨近火車站,畫家以畫筆記錄了當年的事故現場,透過多層次色彩的重疊與刷洗,熊熊烈火與滿佈濃煙的景象,真實而深刻地呈現在眼前。佇立兩旁低矮的木造屋舍更凸顯了大火肆虐之下,人們的無助與恐懼。此處雖已不復當年光景,然而藉由這件作品,卻見證了竹塹的發展與變遷。

15. 潛園住宅內庭 53x40cm 1936

此幅曾於1971年文建會年代美展參展,畫中古井旁一對黑鴉似正竊竊私語,竿上則晾曬著衣物,和背景古老的紅色飛簷、綠色花窗形成耐人尋味的今昔之比。

16. 台銀宿舍 34x48cm 1930

雖然這幅作品完成距今,已有七十多年,但似乎仍能從作品的筆調中,嗅出一股輕鬆愉悅的感覺,簡潔明快的筆觸與大筆揮灑的色彩交織出晴空下富含陽光氣息的綠意,整幅畫呈現出簡單卻不單調的美學、精神,也讓我們看到畫家創作的另一風貌。

  導覽執筆:  蔡長盛、徐素霞、李明倫